为什么质量问题会一而再,再而三出现?不可避免,每位质量人每天要面对很多质量问题。
那么,我们该如何减少或者避免质量问题,需要做哪些工作?以下几个方面,供各位参考。
一、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
产品到客户手中,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、性能是多么卓越、外观是多么的精美,但是,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,结果是淘汰一途。
因此,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:用“符合需求的质量”取代“最佳质量”,即是让客户感到“好的质量”。
1.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:
· 符合特定的规格
· 功能好
· 使用方便
· 外观精美
2. 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:
· 经久耐用,不易发生故障
· 安全可靠
· 外在环境影响小
· 为客户设想周到
二、质量不是增加成本,而是可以降低成本
人们一提到质量,首先就想到意味着成本的增加。
这是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: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。
为什么?理由如下:
· 对于制造业而言,不良率下降,成本就会下降:
· 不需要花费检验、修正不良品的成本;
· 没有不良品,节省材料更换、机器调整的费用;
·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;
·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,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。
三、品质管理
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,甚至剔除,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,所进行的一切活动。
1. 要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
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:人员、设备、材料、方法、环境等。
2. 重视品质管理基础
标准化: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,野蛮制造的“克星”。(统一化、通用化、系列化、简便化)
信息化: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理最有效的办法。所谓数据化,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。
质量教育:持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,让员工第一次做对。
质量成本分析:预防成本、鉴定成本、故障成本。
质量缺陷分析:轻微缺陷、一般缺陷、严重缺陷、致命缺陷 、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。
设备管理:设备优化、设备保养。
四、“三按”和“三检”
“三按”:
· 要求员工按工艺、按图纸、按标准操作(上岗前培训及现场指导);
· 要求检验员按工艺、按图纸、按标准检验;
· 要求技术部编制工艺、绘制图纸、制定标准。
“三检”:
· 员工自主检验
· 巡回检验
· 员工之间互检
友情链接